時代瞬息萬變,國際化人才是未來教育的培養目標,我們的學生即將面臨世界舞臺的競爭,具備國際化素養與能力是他們站上這個舞臺的必備條件,對于中國學生來說,想要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,國際化中的“中國化”必不可少,這也是他們獨樹一幟、脫穎而出的閃光點。
深國預秉承“融匯中西、坐言起行”校訓,不但高度重視汲取美式教育精華,高度重視歐洲、日本及新加坡等國家、地區先進的教學模式和經驗;而且十分重視對中國的文化傳承,致力于把學生打造成既有中國文化的根基,又能博采中西之長的優秀世界公民。當他們走出國門,可以成為“中國文化的使者”,講好傳播中國文明的中國故事。
傅騰霄教授,是深國預創始人、院長。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原創院副院長。曾任北京大學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、四川大學兼職教授、中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、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。主要研究領域:中國古代文化研究、文藝美學、中外比較教育研究等。在海內外出版學術著作二十余本,發表論文200余篇。多次獲得省以上優秀社科獎。是深圳國際教育的先行者,在深圳、廣東和全國都享有一定影響。代表作之一《小說技巧》一書曾先后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及臺灣紅葉出版公司出版,曾十次再版,為海內外多家圖書館收藏。與深圳大學前校長章必功教授合著的《移民文化新論》一書被收入“深圳文庫”,并獲深圳市社科著作二等獎。2020年出版新書《一蓑煙雨任平生——我從事國際教育廿五載》,也廣受好評。
?
深國預有著天生的中國文化的基因,有這樣一位的院長,也就扎下了深國預的中國文化之根。從學院開辦的那一天起,就非常重視中國文化在國際教育中的價值。
由傅騰霄院長親自擔任主編編纂了一套七冊百萬言的《中華國學精粹》,為全國國際學校所僅見。中國文化教材跨度較大,從先秦、元明清到近現代,不但包括文、史、哲、經諸類,還涉及中國的書法與繪畫。
對于中文學習,我們始終把國學教育納入在教學計劃中。中文組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,將中國古代詩歌、文言文等穿插到語文學習中,使學生感受到了國學文化之美。
?
在教學實踐中,我們具體的操作有如下幾點:
1. 將《中國國學精粹》的經典文章納入教學體系。
2. 選擇經典國學篇目作為學生必須誦讀的內容,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。
3. 學生國學文化之硬筆書法練習展示活動,讓學生將所學的內容用好看的問題表現出來,做到知行合一。
4. 在每年的“中華文化節”主題活動中,國學文化元素也有突出體現。廣大師生積極參與,使學習國學文化成為校園的一種風尚。
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國際藝展中心藝展四路8號
電話:400-926-1666
座機:86-755-26534780
郵箱:admission@sifc.net.cn